使君子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穷秀才,富举人科举制下的学历差距有多 [复制链接]

1#

清代小说家吴敬梓著作的《儒林外史》中有一篇“范进中举”的故事,说的是一位名叫范进的读书人,苦哈哈了大半辈子,到五十多岁的时候终于中了举人。

老丈人不骂他了,张乡绅也愿意跟他交朋友了,范进自己都高兴的差点背过气去。很多人可能会想,这才中了举人,还没考上进士呢,至于那么高兴吗?很至于。

穷酸秀才,富贵老爷。明清之时,中了秀才被人称为相公,中了举人就可以改口称作老爷。而这一切都与“科举制”是分不开的。

“科举制”形成于隋唐,完善于宋,鼎盛于明清,有着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。

在汉唐时期,社会上有一股很大的势力叫“世家大族”。可以说整个天下,都是由皇帝与世家大族共同统治的。

中国历史上著名的“七宗五姓”,繁荣兴盛了几百年。那时候的名门望族权势之大,非今天国外的贵族能比。哪怕你贵为宰相,不是大族出身,也不能跟这些顶级家族通婚。“门当户对”的思想从王公贵族到市井平民,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,直至今日。

古人见面打招呼,自我介绍的时候都先说我是哪里人,然后才是我叫什么名字。像博陵崔州平,颍川徐元直。如果是陇西李氏、陈郡谢氏、博陵崔氏、太原王氏、荥阳郑氏这些大家族,那可就牛逼坏了。李世民见了都得客客气气。你虽然是皇帝,也姓李,可你不是我陇西一脉,我就瞧不上你。可以说整个汉唐时期,是皇帝与世家合作,共治天下,也是他们之间的斗争史。

想打破世家大族垄断朝堂的局面,就需要重新建立选拔人才的机制。从“察举制”到“九品中正制”,“科举制”应运而生。

唐太宗李世民时,科举已经比较正规了,选拔机制比较简单,但难度极大,录用人数比较少,一次录取的人数也就二三十人。但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,以后用人为官也不用去求世家大族,自己培养自己用,所以李世民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,高兴的说:“天下英雄,入吾彀中矣”。

唐代大诗人孟郊考取进士时,已经四十六岁了。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满心喜悦之情,心情畅快之下,作诗道:“昔日龌龊不足夸,今朝放荡思无涯。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朝看尽长安花”。全诗写尽读书人兴奋得意之情。

但此时科举的春天还没到来,属于读书人的荣耀还在后面。

宋朝是一个极尽包容,物质、科技、文化、经济十分灿烂的时代,科举制也在此得以长足发展。

唐代之时,考取功名之后,还要经过考试,合格者才有做官资格。到了宋代,只要考取进士,基本都能做官,而且很有前途。宋朝的宰相绝大多数都是科举出身,“满堂朱紫贵,尽是读书人”。科举有效的抑制了世家大族对朝堂的把持,基本上自宋朝开始,世家大族已经失去了左右朝堂的能力,开始走向衰亡。

宋代是对读书人极为优渥的年代,宋真宗曾写下《劝学篇》,用来劝诫百姓用功读书。像“书中自有千钟粟”、“书中自有*金屋”、“书中自有颜如玉”这些诗句,到现在还有很多人用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。

宋代民间的娱乐方式种类众多,对读书人来说最有名的一种来说就是“榜下捉婿”。

一到放榜之日,各地富绅带着家丁守在榜下,虎视眈眈。放榜时辰一到,看见有高中的新科进士,便一拥而上,先抢回家里再说。名次高的,年纪轻长得好看的,自然成了抢手货。生辰八字,家庭背景通通不看了,性子急的当晚就能入洞房。传说有一位老书生,七十三岁中了进士,都有人家愿意将女儿嫁给他。

金榜题名,接着便是洞房花烛,这是读书人最风光的时刻。古代常说读书多是负心人,这也能够理解,家境贫寒,苦读多年,头发都熬白了,一朝高中,荣登天子堂。面前就是年轻貌美的大姑娘,你还会想起苦苦相伴自己的老婆吗?这么好的条件放现在又有哪些人能拒绝?陈世美这种人在任何时代都多了去了。每个微小的问题都有其复杂性,更何况去检验爱情,考验人性。

宋代嘉佑二年的龙虎榜号称千年间最闪耀的一榜,单《宋史》列传的就有二十四人。主考官是大文豪欧阳修,新科进士苏轼、苏辙、曾巩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;思想家程颢、程颐、张载;程颢、程颐两兄弟和后来的朱熹,一起开创了“程朱理学”。张载是陕西宝鸡人,也是理学创始人之一,他所说的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,流传千古,是历史穿越小说里,主人公最喜欢剽窃的一句话。

另有九人担任过宰相,分别是吕惠卿、曾布、章惇、苏辙、王韶、郑雍、寿焘、林希、张璪。其中本科状元是章惇的侄子——章衡。章惇也因为没考过自己的侄子,便又考了一次,十分任性,这在漫长的科举历史中也极为罕见。

到明清之时,科举达到了鼎盛时期。范进就生活在这个时代,先不要去嘲笑他,一起看看他有多难。

以范进为例,在他还没考上秀才之前,参加过县试、府试后,他的身份就是童生,为考中秀才而努力。

千万不要以为秀才很好考,须发皆白的老童生比比皆是,梁启超的父亲一辈子都没考上秀才,而梁启超十几岁就中了举人。所以父子同场、祖孙同场的现象屡见不鲜。如果在江浙等教育发达地区,考取秀才要比现在考上名牌大学的难度还要大。

童生虽然是读书人最底层,可也有一些身价。宴会吃酒席的时候有资格和官员做一桌,换成商人,哪怕是大商行的CEO也靠边站。而且犯了事也不会被轻易打屁股,都是读书人,县官也会给个面子。

童生要想成为秀才,就必须通过“童考”,也称“小考”,即县试、府试、院试。童考一般三年两次,考试时间为一天,逐级考中后就可以成为秀才,官方名称叫生员,第一名称为“案首”。

考中秀才后就有了一套专门的服饰,和现在的学士服差不多,清朝的秀才都是穿蓝衫,戴方巾。这是科举成功的第一步,已经很了不起了,可以到祠堂、家庙、祖坟上祭祖,告诉祖宗自己得中的好消息。

新进秀才要行簪花礼,到学宫拜谒孔子,城里的大小姑娘也前来一睹为快。清代诗人袁枚回忆自己考取秀才时,曾经写道:“青衿乍着心虽喜,红粉争看脸尚羞”。

成了秀才之后,除了像范进那种还要自己去集市上卖鸡换口粮,特别穷的,大多数秀才的生活条件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。主要表现在可以不应徭役之征,跟官员谈话论事不用下跪,有资格主持婚丧嫁娶,社会地位得到提高,很容易成为一名绅士。

秀才也要进行考试,通常是岁考和科考,科考不过就没有考举人的资格,连续三次不参加岁考就要丢掉秀才功名。所以考了秀才后也不能懈怠,漫漫长路才开始。

接着就要进行乡试,每三年一次,有时候会有恩科。通常在农历八月份进行,时值秋高气爽,桂花飘香,所以也称“秋闱”,中举之后的榜单也叫“桂榜”。

乡试考三场,一场三天,每场结束可以回去休息一晚。考试地点在省城贡院里面,考生通常都是挑着担、带着行李进去,吃喝拉撒都在一个小隔断里,这对体力、毅力都是一个考验。家庭条件好的,还会在里面煮个鸭子,涮点羊肉吃一下,条件差的就只能吃点干粮,喝口清水。

乡试过后,差不多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要出成绩。第一名称为“解元”,三年一次,每省仅一位,这可比现在的高考状元含金量高多了。大才子唐伯虎就是一省解元。乡试第一名到第五名称为“五魁首”,也就是人们喝酒猜拳时喊的“五魁首,六六六”。

中举之后,大家就会改口称作“老爷”,人生也踏上了新的阶层。新科举人由朝廷拨款,在家门口立上牌坊,光耀门楣,邻里乡亲与有荣焉。社会关系也有了根本性的转变,可以与知县称兄道弟,跟富绅往来,自己的名字也能写进地方志和族谱里面,流传后世。

有穷秀才,但绝没有穷举人。成为举人后,就有了做官的资格,运气好的做到一州通判、知州不是难事。

能中举人已是千难万难,天时地利人和,缺一不可。大才子蒲松龄少年考中秀才,一直到老都没中举人,机缘巧合、阴差阳错,像这种现象太多了。

成为举人后,通往科举的大门就剩下最后的一关——会试。会试在京城进行,时间定在乡试结束后的次年农历三月,所以也被称为“春闱”。乡试一般九月中旬出成绩,到来年三月只有半年时间,那些边远省份想参加会试的新科举子,就得立刻出发,可以由驿站提供马匹,挑一面*旗,上书“奉旨会试”,十分拉风。

和乡试一样,会试也分为三场,一场三天。农历三月的北京十分寒冷,尤其明朝末期还经历了小冰河期,身体差的,哆哆嗦嗦笔都拿不稳,十分遭罪,这也是对各地举子的考验。

会试发榜时,第一名称为会元,凡名列杏榜者,就成了一名贡士。能成为贡士的,进士基本上跑不了了。紧着着就是殿试,当日完成,皇帝亲自阅卷。殿试也相当于简单的面试,有的成绩特别好,但是因为长相丑陋,口吃,那也会被踢到末尾。前三名为一甲,进士及第,分别是“状元”、“榜眼”、“探花”。二甲赐进士出身,三甲赐同进士出身。

能分别高中解元、会元、状元,连中三元者,十分罕见。这里面一个原因是科举本身难度很大,另一个是因为殿试变数太多,书法、名字、长相都可能对排名产生影响,皇帝也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,整个明朝也只有两人连中三元。

自从南宋经济重心南移以来,南方的经济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。明代时教育强省主要有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四省,到清朝时江苏一枝独秀。清朝一共科考科,江苏籍状元有49名,苏州也被称为“状元之乡”。古时候讲江南多才子佳人,是很有道理的。

纵观整个清朝,陕西只出了一位状元,即乾隆年间的王杰。曾经的龙兴之地,全国中心,到现在也没缓过气来。

状元一般授翰林院修撰,榜眼、探花授翰林院编修,二、三甲进士经过考试后,名次高的进入翰林院,称为“庶吉士”,年纪越轻、仪态出众者,机会越大。像明朝的首辅张居正就是出了名的少年才子,仪态俊美。

“庶吉士”一般作为高级人才来培养,相当于今天的社科院和中央*校,升官速度非常快,明朝中后期,没做过“庶吉士”的官员,很难进入内阁。

科举带来的还有一个受人诟病的产物——八股文,八股文的确腐朽、落后、荒唐、死板,但它也有优点,就是易于选拔人才,难于作弊。考生要有极高的文史素养和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,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八股文。

简单来说,八股文就是把简单的道理往复杂里说,与西方人正好相反,这也是中国人的一大特色,所以才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物——厚黑学。自古豪杰都把厚黑学发挥的淋漓尽致,刘备脸厚,曹操心黑,因此曹操才对刘备说“天下英雄,唯使君与操耳”。

关于科举制有趣的故事还有很多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阅读潘剑冰先生所著的《疯狂的科举》。

应试教育也是科举带来的另一大产物,这是被世界所唾弃的一种教育方式。但我们今天所追求的素质教育又真的做到了吗?多少学生还不是为了几门考试而绞尽脑汁,费尽心思。怀古思今,这些值得我们对今天的教育事业深思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