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君子

首页 » 常识 » 问答 » 仁君隋文帝
TUhjnbcbe - 2024/4/26 20:11:00

说起隋文帝就不得不提隋朝,这隋朝从年建国到年灭亡总共不到五十年。

而灭亡的罪魁祸首就是隋炀帝,杨广的残暴奢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。

虽然杨广残暴,可是他父亲隋文帝杨坚却算得上是一位明君,他很有能力而且执政仁慈而且为人低调。

那么我今天就说说杨坚是如何以仁治天下的。

传说隋文帝出生之时头生龙角,身有龙鳞,长得像龙王,还有他手掌里有个“王”字,乃帝王之兆。

他母亲看到儿子长得这般吓人当时就把杨坚扔在了地上。

当然这只是传说根本不可信,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本还有挺有趣。

不过他从小小年纪就在北周朝廷崭露头角。

十四岁成为功曹。

十五岁凭父亲的功勋被授散骑常侍、车骑大将军、仪同三司之职,封为成纪县公。

十六岁升为骠骑大将军,加授开府。

这人比人气死人啊,看看人家十五六岁时的成就,再看看我们,这差距就不用多说了。

就连北周太祖看到杨坚的才能也不禁赞叹道:“此兒风骨,不似代间人!”

宽容

1.首先是宽容,我们从这几件事能看出杨坚的宽容和大度,这样是他成为帝王很关键的一部分。

当时的雍州牧毕王宇文贤和赵、陈等五王,因民心归向杨坚,因而嫉妒所以谋划造反作乱

可是他们计划失败被杨坚抓住并杀死了罪魁祸首宇文贤,而后并不追究赵王等人的罪过。

于是下了诏书,让其他几人佩剑上殿,入朝不用小步快走,以安定他们的心。

2.若弼在当时贵极一时,官高位重,其兄贺隆封为武都郡公,其弟贺东封为万荣郡公,同时担任刺史、列将之职。

他家中珍宝古玩不计其数,穿绮罗的婢妾有几百人,当时的人以此为荣。

贺若弼自认为功名在群臣之上,常常以宰相自居。

不久杨素担任右仆射,但若弼仍是将军,他觉得不公平,但是形于言表,因此被免去官职,若弼不满就更深了。

数年以后,若弼下狱,杨坚对他说:“我让高赹、杨素担任宰相,你总是扬言说他们两个仅仅能吃饭罢了,是什么意思?”

若弼说:“高赹,是我的朋友;杨素,是我的舅子,我知道他们的为人,的确说过这样的话。”

大臣们听后都让杨坚处死他

可杨坚爱惜他曾有功,只是免官为庶民而已。

一年之后,又恢复其爵位。

其实杨坚也在猜忌他,不再任用他,然而每当高祖设宴有所赏赐时,给他的赏赐很多。

开皇十九年,杨坚驾临仁寿宫,宴请王公大臣,下诏让若弼作五言诗,他作的诗蕴含愤怨之情,高祖看后却宽容了他。

还有一次,若弼曾经遇到突厥使者入朝,杨坚赐突厥人射箭,那突厥人一射就射中了靶子。

杨坚说:“除了贺若弼没有人能像他这样善射。”于是叫若弼来射箭,若弼拜了两拜祝愿说:“我若是赤诚为国的人,就应当一射就中靶子,如果不是这样,就射不中。”结果一射就中了靶子。

杨坚很高兴,回过头对突厥人说:“这个人,是上天赐给我的!”

得民心者得天下

1.当时的北周皇帝周宣帝制定《刑经圣制》,其法律要求非常苛刻,刑罚残酷,百姓害怕。

杨坚认为法令苛刻更容易滋长犯罪,不利于教化,恳切地劝谏,可是周宣帝并不采纳,这让他很无奈。

可后来周宣帝去世,他的儿子周静帝年幼不能把持朝政,所以众人便推荐杨坚入朝辅佐静帝处理朝政军事,他上任之后便大力推崇仁政,法令清正简明,他自己也很节俭,因而天下老百姓都很高兴,人人都称赞他。

2.杨坚在位期间广施仁政,大讲礼仪,至使天下太平,人民和睦。

在这时,他亲自节俭,公平赋敛和徭役,使仓库充实,法律推行,使君子和小人都安居乐业,强不欺弱,众不欺少,人丁兴旺,物产丰富,朝庭和百姓都欢喜。

.有时杨坚会暗中派遣官员了解各地风俗,对于官吏的政绩,民间的疾苦,无不留意。

有一次他遇到了关中饥荒,派近臣考察百姓饮食,听说他们吃豆末和糠时,竟在群臣面前流泪,深深自责,因为这事杨坚整整一个月没有用酒肉。

等到东拜泰山,关中百姓到洛陽就食的,沿路不绝。

杨坚下令,不得威逼驱赶百姓,让他们夹杂在侍卫之间。

碰上扶老携幼的,他就引马让开,对扶携老幼表示勉励。

到艰险之处,发现挑担的,就令左右侍从帮助。

对阵亡将士的家属,一定进行优抚,并多次派使者到烈士家中慰问。

4.他还制定了一些惠民政策,比如减轻赋税,放宽刑罚,对内修明法度,对外安抚四夷。

下令凡烈士家属,免除一年赋税。

关中大旱,百姓饥饿,带领京都百姓到洛陽就食。

巡视各地风俗民情,宣扬风俗教化,举荐选拔那些沉抑下层、不得升进的人才,为无辜被囚的人申冤。

孝顺父母、敬爱兄长、努力耕田的人,要给予优抚。

对难以生存的鳏夫、寡妇、孤老、孤儿,要适当加以帮助救济。

对信守节义的男人,气节高尚的妇女,要在其家族和乡里予以表彰。

对高年的老人,要授给官衔,并且依据另外的条款,赐给他们粮食和布帛。

患重病的人,供给侍候他的人,虽有侍养之名,而无救济供养之实,要查核清楚,使他们得到真正的抚恤侍养。

如果有声名显著,操行美好纯洁,以及在学业才能上有一技可取的,都应访询选择,引领他们入朝任职。

所在州县的官员,要按一定的礼仪送遣他们。

对那些败坏政事、危害人民、不利于时世的,使臣还朝的时候,应全部记录在案。

当然,人不可能绝对完美,隋炀帝也是如此,他虽然早年仁慈爱民,但是晚年律法更严,而且性格喜怒无常又不好学习毁过书院,还杀过不少大臣。

不过我们综合来看隋文帝的功大于过,不管是政治上还是民生上他绝对算得上是一代明君、仁君!

1
查看完整版本: 仁君隋文帝